English

“伟大科学工程”机遇是如何把握的

——我科学家投身人类基因组计划寻踪
2000-07-14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薛 冬 本报通讯员 张 猛 我有话说

6月26日,科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这天,美、英、日、法、德、中6国同时宣布:人类基因组计划“工作框架图”绘制完成。这意味着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作为唯一的发展中国家,为这一生命蓝图的绘制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也标志着中国在基因组学科与产业化领域内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江泽民总书记最近发表讲话,对参与这项计划的中外科学家予以高度评价。科技部等还为这项计划再次追加了研究经费。

中国是如何跻身国际生命科学这一前沿的?

这要追溯到在科技部、中科院领导下,在中科院遗传所人类基因组中心和国家南方(上海)、北方(北京)人类基因组中心的大批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其中有几位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的名字,尤其应该让我们记住,他们是:杨焕明、于军、刘斯奇、汪建等。正是他们的最初动议,使我国把握住参与这个“伟大科学工程”的历史机遇。

早在1998年,为了抢占生命科学前沿,杨焕明教授等即组建了中科院遗传所人类基因组中心。杨焕明曾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获得医学遗传学博士学位,此后又在美国哈佛大学、法国马赛免疫中心做博士后,在国外著名研究机构当过教授。于军、刘斯奇、汪建等均在美国生物基因研究机构做过博士后或教授。他们在国外十几年,都有着很好的研究条件和优厚的生活待遇,但是作为中国人、作为中国科学家,他们始终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他们在国外熟悉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核心技术和资源,也非常清楚人类基因组计划对于科学与产业发展的意义,清楚这项计划对于祖国多么重要,因此,高度的责任感使他们毅然回国创业。他们认为:“历史将证明,中国建立大规模的基因组序列图构建系统,只是时间问题。越晚,我们整个民族将付出的代价就越大。不能将这些技术带回祖国,我们就是历史的罪人。”在使命感的激励下,在国家有关部门支持下,在国际同行鼓励下,在身边一大批科研人员的拥戴下,杨焕明等人开始了申请加入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行动。

1999年7月,我国在国际人类基因组HGSI注册;同年9月1日,在英国伦敦Sanger举行的“人类基因组测序战略第五次会议”上,中科院遗传所人类基因组中心被接受为新的成员,与已经为人类基因组计划作出卓越贡献的5国15个人类基因组中心负责人一起讨论战略,商议标准。原先已“包干”整个3号染色体的中心负责人明确表示欢迎中国加盟,并当场商定中国的“包干区域”,即3号染色体短臂从D3S3610至端粒的30Mb区域上3000万个碱基对的测序,这就是我国承担的人类基因组1%测序任务。随后,国家人类基因组南北方中心与中科院遗传所人类基因组中心共同为完成1%任务努力拼搏。同年11月,科技部、中科院组织专家论证,将这项任务立为国家项目予以拨款支持。

从承担1%测序任务之日起,我国科学家在短短半年的时间中,即完成了高质量的“工作框架图”绘制。“一周7天、每天24小时人歇机不停”,便是全体科技人员工作状态的写照。记者曾在中科院遗传所人类基因组中心所属的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大楼看到,这里昼夜灯火通明,科技人员的工作日以继夜。可以说,这半年时间,我国科学家走过了其他测序国数年的历程。

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是由6国16个中心共同完成的,少一个部分也不能算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尽管只占1%,其贡献和水平不能用百分比说,我国科学家的测序质量与国际同行完全处于同等水平。比如,“工作框架图”的误差率要求是1%,我国曾交出一个误差率仅为百万分之六的测序片断,创造了当时的最好水平。

中国的贡献不只是完成了工作量,作为参与这一计划的唯一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加入提高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国际合作形象,使这一计划得到了国际社会更为广泛的支持。今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基因组基本信息“免费共享”的声明,就是在我国科学家直接努力下促成的。

我国科学家在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中,也使我国大规模的基因组学研究及产业化的实力不断提高,并且锻炼出一支精干的基因组研究队伍。同时还带动了中国生物资源基因组计划的启动,如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基因组、家猪基因组计划,都是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带动下而启动的。这项工作使我国基因组学研究跃上了新台阶,为开发、利用、保护我国丰富的生物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必将对21世纪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产生重要影响。

我国科学家在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勇攀生命科学高峰过程中,自己的实力和水平不断得到提升,目前在6个参与国中,我国基因组测序能力已名列第四。在6国总共16个基因组中心中,我国列十强之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